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全面战争三国攻占皇都(清朝的京城到底是北京还是京师呀)

发布时间:2023-05-04 12:25:02作者:小编酱

清朝的京城到底是北京还是京师呀

所谓京师,帝王之都也.也就是说“京师”就是和我们现在所说的“首都”意义比较接近,原本不是指一个地区.但是清朝的都城就在北京,所以就称之为“京师”.所以,北京那时也称京师.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命徐达北征,攻占元朝...

丰台大营到底驻扎了多少野战,雍正皇帝为什么能赢

丰台大营是清朝时期卫戍京城的重要精锐力量,由皇帝直接任命的丰台大营提督统辖,直接效忠于皇帝。丰台大营,因驻扎在北京城外西南部丰台而得名,由精锐的八旗组成,是拱卫清朝时期京畿重地的重要军事力量。由于丰台大营的重要性,对于丰台大营的管理和统帅也是为皇帝所非常看重的,丰台大营的最高统帅为丰台大营提督,由皇帝亲自任命,并且直接效忠听命于皇帝,没有皇帝亲自统领或者皇帝的圣旨及手谕,任何人都无权调动丰台大营的士兵。而丰台大营也是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在士兵的统御和管理上也较其他的兵营严格很多。至于丰台大营到底有多少兵马,历史上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丰台大营共驻扎着12个营的,每营约500人,共6000多人;第二种说法是说丰台驻扎着4万人左右的兵力;还有一种说法是丰台大营驻扎着数量是在2—3万人之间。这其中,第三种说法最为可信。而丰台大营的兵力构成上也包括了步兵、骑兵,还有火器部队,战斗力强悍。至于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说描述的与丰台大营平行的西山健锐营,在雍正时期并不存在,真实的西山健锐营是在乾隆朝中期才建立的,并且存续的时间非常短,其准确的称法应该是香山健锐营。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在雍正的夺嫡之夜,正是依靠着十三爷胤祥拿着康熙的金牌令箭赶到了丰台大营,除掉了依附于八爷党的丰台大营统帅成文运,夺下了丰台大营兵权,这才有了率兵进宫勤王,确保雍正登基的一幕。而这段剧情和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出入有很多:首先,康熙去世前三天,就已经安排雍正去天坛祭天了,所以康熙去世的时候,雍正并不在身边;其次,十三爷胤祥那个时候并不在宗人府被关着,而是与其他阿哥们一起,守在康熙身前听候康熙的安排,而除了康熙的皇子外,只有隆科多了;再次,康熙去世后,隆科多随即关闭九门和封锁紫禁城,并实行了全面戒严,换句话说,十三爷就是想去丰台大营也是去不了的,因为他连紫禁城都出不去。十三爷对于雍正登上皇位的贡献在于,在雍正继位后,十三爷胤祥下跪磕头,拥立新君,起到了支持的作用。对于雍正登基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实际上是隆科多。当时的隆科多是步军统领衙门都统兼九门提督,这个职务相当于北京卫戍区司令和北京公安局局长,既要负责整个北京城和皇宫的防卫,也要负责整个北京城的治安,还要管理着全北京的九座城门,即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步军统领衙门下辖数量保持在3万人左右,当时全在隆科多手里,与丰台大营的兵力不相上下,不同与丰台大营是纯粹的野战部队,步军统领衙门下的兵力更适用于城防和治安,并且更靠近皇宫。所以不管雍正是“遵诏继位”、“矫诏篡位”还是“无诏夺位”,都与隆科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一,前文中提到,隆科多是除了康熙的皇子外,在康熙去世前唯一守在康熙身边的外臣,因而他非常清楚康熙临终的安排;其二,隆科多在康熙去世后,马上下令关闭九门,并且在北京实施戒严长达七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唯一能出入紫禁城内顺利出入的人只有隆科多了;其三,康熙去世前曾急召雍正赶回畅春园,但是从康熙去世前后,到雍正到场,前前后后经历了十个多小时,在这期间雍正能够接触的人也只有隆科多。所以,在康熙死后,隆科多是宣读的遗诏还是宣读的遗命,雍正与隆科多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事情,现在也已经不得而知,因而也留下了最大的谜团。而此时的丰台大营,很有可能因为隆科多对于北京城的突然戒严,而完全不知道康熙去世的消息。并且,雍正继位后已是名分确定,丰台大营上下必然也是根据制度,集体忠诚并且效命于新皇帝雍正,也不需要安排谁去夺取兵权,因为皇帝的身份就是统御丰台大营的直接凭证。丰台大营的精锐力量和北京城中步军统领衙门的,成为了十四阿哥胤禵不敢起兵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康熙晚年,雍正登基最大的竞争对手实际上就是自己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十四阿哥胤禵,那个时候还是叫做胤祯,后面为了避讳改称为允禵。此时的十四阿哥带着十万大军正在西北平叛,即便十四阿哥对于雍正登基极为不满,想要带着着大军回京夺位。但是胤禵想要以这样的夺取皇位,就必须要面对三个最大的问题:第一,雍正已然登基,皇帝的名分已经确定,他手下的这些将士中,是否愿意同他一起杀回北京;第二,此时西北大军的军需粮草供应全部有赖于陕甘总督年羹尧,而年羹尧是雍正的人,还是雍正的大舅子,成为十四爷大军行动最大的掣肘;第三,即便西北大军这十万人能够连滚带爬杀到北京城下,也需要至少大半年的时间,此时的早已是疲惫不堪,而且要面对丰台大营和步军统领衙门,以及各地勤王的反扑,是全无胜算。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尽管手中握有十万大军,但是十四阿哥依旧不敢轻举妄动,并且被雍正非常顺利的调回了北京,夺下了兵权。

大辽国国都都在哪里

很多人看到这个问题都不免会想,这问题这么简单随便查下就知道啦,毕竟一个朝代的国都最多就两个,比如明朝的国都就一个首都北京和一个陪都南京,不是很容易吗?的确一般情况下一个王朝的国都基本上都采取两京制,即一个首都加一个陪都。但是辽朝却是个例外,它不但经常变换国号,反复使用着辽和契丹这两个国号。其国都的设立更是与众不同,它不是采用一般王朝普遍采用的二京制,而是采取更为独特的五京制。辽朝是公元907年由契丹族人耶律阿保机所开创的朝代。它历经二百余年一共有五个国都,分别是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且这五个国都是同时存在的,而非先后存在的。那么这五个都城是怎么来的呢?又是什么时候设立的呢?目的又是为了什么呢?这里澳古君为你一一揭晓。上京临潢府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临潢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登基称帝,建国“契丹”,定都上京临潢府。当然这个地方并不是叫上京临潢府,而是叫苇甸。当年耶律阿保机成为部落首领后,就将这里选为政治中心并建立“龙眉宫”,史称“西楼”。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在此继任为契丹大首领,并在“西楼”开始营建宫殿。后随着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其余的六个部落,并于公元916年称帝,建国“契丹”,即在“西楼”开始大规模的营建皇城,而这个时候西楼也更名为“皇都”。后在927年随着契丹国力的增强,契丹的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开始有计划的对皇都进行扩建,史载“太宗诏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事于两庑”,自此日后的上京基本营建完毕。927年11月随着契丹灭亡后唐并夺得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先是改国号为“大辽”,后将“皇都”改为上京,并建临潢府。自此上京临潢府被正式定名,并开始了长达二百余年的辽国都城的历史。当然辽国之所以会在此定都,那是因为上京从耶律阿保机开始就一直都是契丹族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是契丹族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契丹族在内蒙古建立的第一座京城,所以它是首都自然理所当然。东京辽阳府辽阳府所在地原是渤海国的辽东城,也就是今辽宁辽阳。渤海国是唐朝时期东北地区的一个割据,在宋之前一直有着“海东盛国”的美誉,其国力也一直都在北方其他民族之上,但到了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国主都太过,导致国力极速下降。公元926年耶律阿保机为了向东扩张契丹的势力,于是在一年就集中全部兵力攻向了已软弱不堪的渤海国,并于同年占领了渤海国全境。而在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国后,并在此国建立了一个由其子耶律倍所掌控的属国“东丹国”。那么讲到这里很多人都不明白了,为什么明明是讲东京辽阳府的,为何要讲“东丹国”呢?其实辽阳府之所以会成为五京之一,就是跟东丹国有关。当年耶律阿保机在灭亡渤海国的二年之后就驾崩了,原本继位的应该是作为太子的耶律倍,但是由于当时的耶律德光受到述律后的支持从而替代了耶律倍坐上了帝位。而耶律倍因势力薄弱也没办法,只能在东丹国做他的国王。但耶律倍虽已安心的做他的国王,不过耶律德光可不放心他和他的东丹国,毕竟本来这皇位是他的,所以他登基后就借口辽国的边境需要将原本的辽东城升为辽国南京,并在此驻扎重兵,以此来死死盯住东丹国和耶律倍,而后更是借口辽国南京作为辽国国都需要大力发展,而发展就需要人,于是就让耶律倍从东丹国的都城天福城迁移人过来,而作为属国国王的耶律倍也绝对不能不同意,最终在这样的操作下,东丹国就被耶律德光弄的国力骤降,甚至在930年作为国王的耶律倍都逃到了后唐。而后随着东丹国的名存实亡,实际上辽国已经开始直接管理着这片土地。于是耶律德光最终就在辽国南京设立中台省,并有这个机构来管理整个东丹国,后在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府。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前期的东京辽阳府并不是辽国的国都,而是东丹国的行政都城,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辽国掌控整个东丹国。后在后期随着在982年东丹国被废,辽国直辖了这块土地后,作为当时东丹国的行政首都东京辽阳府才开始真正的成为了辽国的行政首都,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着整个辽东的土地。南京析津府析津府就是今北京,为辽国陪都。公元938年随着辽国吞掉了幽云十六州,辽国开始在此地建立行政治所,在幽州建立“幽都府”并升为南京(后改为燕京析津府),自此成为辽国五京之一。众所周知幽州历来是经济发达的农耕地区,也是中原王朝最重要的屏障,辽国得到这块地方自然而然就要牢牢掌控住,再加上此地多是汉族,辽国的首都上京又离这块地盘较远,管理上来说未免有点鞭长莫及。于是最终辽国决定在此地设立陪都,同时建立了一个“南院”机构,由它来治理辽国在整个北方地区的土地和臣民。后到公元1004年宋辽两国签订渊之盟之后,辽国南京的地位就显得更为的重要,在这个时候辽国南京是辽宋两国的贸易点,也是宋朝向辽朝输送贡品的交接点,宋朝每年向辽国赠送的岁币、布匹等都由此地直接送往上京。自此辽国南京的五京地位就一直未有取消,直至辽灭亡。其实初期辽国在南京析津府设立陪都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有效的掌控辽国在北方地区的疆域和汉族百姓。后来在经过与宋的和谈后这里就更是成为了辽国的经济中心,辽国几乎一半的钱粮都是从这里获得的,而且宋朝的进攻的巨额财富也是从这里送往上京的,所以在这里辽国自然要特别重视,而且由于这里的条件要比辽国的任何地方都要好,所以在当时辽国的皇帝在这里修建了豪华的行宫,且在这里待的时间要远远多余其他四京的时间。也就是如此此时这里也自然就成为了辽国的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那么作为辽国陪都也名副其实。中京大定府 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县。公元1007年随着辽国相继征服奚、乌古、黑车子室韦、鞑靼、回鹘与渤海国等国,又获得了幽云十六州及漠北地区,可以说到了辽圣宗时期辽国的国土已经远远大于辽刚建国的那个时候。而随着辽国国土的极具扩大,曾经位于中心的上京此时已然是变成了偏居塞外的城市,显然此时的上京已经无法再作为疆域广阔的辽朝的都城。 最终在1007年辽圣宗决定迁都中京大定府,并在这里仿造故唐“神都”洛阳营建全新的都城来作为皇室的新居住地。至于为何要在这里营建新都,那是因为此地正好处于上京和南京的中间,而且气候宜人,四通八达,宜农宜牧,可以说是最适合建立大都市的地方。再加上当时辽宋两国当时正处于和平期间,两国贸易不断,两国来使更是接连来往,而刚好皇帝在中京有便于接待宋使,而且当时的辽国南京又是辽国的经济中心和贸易中心,所以在中京这个位置既能照看到幽州,又能照看到上京,这绝对是最佳的去处。简单的来说辽国之所以会迁都于此,原因就在于中京可以说是属于辽国的核心地带,这里离辽国的其他都城都不远,且交通也更为便利,在这里建立都城可以更好的协调辽国各都城的关系,亦能更好的控制整个辽国。西京大同府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也是辽国的陪都。公元1044年辽国将云州升为西京,府曰大同府,自此成为五京之一。云州是辽国当年从后晋手中取得的幽云十六州之一,本来云州的地位并不突出,因为有幽州的存在,所以并未收到辽国君主的重视。但是在了辽兴宗时期,随着辽夏两国关系的恶化,西夏对于辽国西境的威胁越来的严重。于是位于西境要地的云州就越发显得重要,再加上宋朝对于辽国西境也是虎视眈眈,最终辽国决定将云州升为西京,并作为陪都,同时派驻重兵,并有王公贵族来直接管理。当然辽国在云州设立陪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云州在当时是幽云十六州最中心的城市,在当时如果要设立都城就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刚好云州周边的城市就可以提供一切资源,再加上云州四通八达,交通本就便利,所以最终选择了云州来作为辽国西境的陪都。当然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辽国在云州设立西京,其目的就是为了阻止西夏和宋对于西境的觊觎之心,从中确保辽国对于西境疆域的掌控,和其周边城市的管理。可以说辽国之所以会在全国设立五个都城,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治理和控制着这个幅员辽阔的辽国。它设立的五个都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目的,比如设立东京辽阳府是为了更好的掌控原渤海国的土地和子民,设立南京析津府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北方的土地和治下的汉族百姓,同时也为了便于与宋朝的贸易。实际上辽国实施的这种针对不同区域分而治之的方法的确加快了辽国对于新占领地区的征服脚步,同时也加快了新占领地区的经济恢复,所以不得不说辽国的五京制的确是一种实际而又有效的管理制度。

君士坦丁堡和襄阳哪个城防更坚固

襄阳城前前后后打了38年才攻打下来。啧啧啧

幽云十六州到底是不是石敬瑭割给契丹的

说“割让”太客气了,幽云十六州,是石敬瑭主动送给契丹人的。的中原,如何对抗新兴的契丹?燕云十六州是战略基本盘唐朝末期以及五代初期,中原大地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实力遭受了间歇而又持续的削弱;与此同时,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则在耶律阿保机的带领下强势崛起,开始打起了南下发展的歪脑筋。但仍是,那时的一个藩镇,都能收拾得契丹人毫无脾气。比如在公元903年,也就是唐朝灭亡前四年,牛气哄哄的契丹王耶律阿保机派他的大舅子南侵,惨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之子刘守光设计抓获,契丹人吓得痛哭流涕,只得认怂。最终,他们一点钱财都没抢到,反而搭进去了大量老本将大舅子赎回。接下来趁唐朝灭亡、中原大乱之际,耶律阿保机强势统一了北方草原,实力空前强盛。公元907年,他曾率领30万兵马入侵云州(属于幽云十六州),并与当时的晋王李克用结为兄弟,约定共击后梁。但让李克用吐血的是,自己的好兄弟扭头就向朱温示好。其原因很简单:实力不足,不敢硬钢后梁,见风使舵占点便宜就是了。到了公元911年,卢龙节度使刘守光自称大燕皇帝,被晋王李存勖击败,大量卢龙军民被契丹趁机掠走。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自称皇帝,学习中原设置百官,任用原刘守光的参军韩延徽为谋士,在政治、经济、制度等方面学习中原,进一步吸引了大量汉人留居。为了管理境内的多民族,他甚至还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以国制治契丹”,南面“以汉制待汉人”,务实的制度改革,使契丹的实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实力提升了,当然要继续尝试南下。但不幸的是,燕云十六州的存在,让其屡屡受挫。比如在公元917年,契丹围攻晋王李存勖治下的幽州,李嗣源率五千突骑“潜行溪涧,袭其不备”,杀到幽州城外,内外配合、大破契丹军,生擒对方队帅。结合下图我们可以发现,幽云十六州的设置,将城垒与崇山峻岭完美结合,有效化解了游牧民族的机动优势,形成了横亘在北方草原与中原农耕区域间的完美防线。公元926年,耶律德光即位后,当然不会放弃南下的夙愿。但契丹人虽也会斩获小胜,但整体来上说,仍旧难以逾越燕云十六州这座牢固的防线。但耶律德光不会郁闷太久,很快就发生了“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事。为了私欲,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当成礼物送给了契丹人公元936年七月底,后唐负责防御契丹的大将石敬瑭送来密书一封,耶律德光打开一看,高兴的几乎要精神错乱,他欢呼雀跃的向母亲报告说:“孩儿最近梦见石郎派遣使者来,现在果然来了,这真是天意啊。”石敬瑭信里写的是啥?主要有两点:第一,向契丹称臣,并称呼比自己年幼的耶律德光为父亲;第二,拱手送上幽云十六州,前提是耶律德光帮自己攻打后唐皇帝李从珂、灭掉后唐。我相信,任何人看到这两点,内心都会有一万匹神兽呼啸而过。石敬瑭为啥如此恬不知耻、毫无下限?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我们简单理一理后唐发生了什么:公元923年,有“太宗之风”的晋王李存勖灭掉后梁、建立后唐;但此后的李存勖迅速变了个人,沉迷戏子、热衷敛财、杀害忠臣,最终自己的干兄弟、名将李嗣源起兵。公元926年,大军进逼之下,郭从谦发动叛乱,李存勖在兴教门迎战,结果中流矢而死;李嗣源称帝,但也没风光多久。公元933年,次子李从荣误判形势、意图夺位,结果被守将斩杀。李嗣源悲骇莫名,病情加重而死;李从厚即位后,虽欲励精图治,但不懂治国,优柔寡断、不会用人。李嗣源的养子、潞王李从珂深受忌惮,愤而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叛乱;李从厚逃出京城,遇到了姐夫、正率军入朝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本以为翻盘有望,却不曾想对方审时度势,麻溜的站到了李从珂一边;李从珂、石敬瑭,原本都是李嗣源手下骁将,一个是义子、一个是女婿,本来就不怎么对付。前者在公元934年即位后,对坐镇晋阳、防御契丹的河东节度使、北面总管石敬瑭石敬瑭愈发猜忌,二人矛盾日渐激化。公元935年,李从珂派人监视石敬瑭,第二年又试图调其为天平节度使,实际上是想夺其兵权。本就想谋反的石敬瑭断然与朝廷撕破脸,由此也迎来了李从珂的平叛大军。石敬瑭虽然颇有实力,但面对李从珂仍是“胳膊扭不过大腿”。为了干掉对手,他果断向曾经的死敌契丹求援,于是发生了上文的那一幕。后面的情况无须细述,石敬瑭终于如愿当上了皇帝,虽然仅仅是个“儿皇帝”。而耶律德光则是最大赢家,经过这次事件,他不仅得到了更为可观的汉地、汉人与物资,而且还占据了以往阻碍自己进入中原的战略屏障,其精骑从此可以长驱南下、在华北平原肆虐。此后的数百年间,中原面对北方游牧再也直不起腰来,这几乎全拜石敬瑭所赐。但多行不义必自毙,石敬瑭最终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代价。他的养子石重贵接班后,不甘当“孙皇帝”,不再向契丹国称臣,双方撕破脸大打出手。期间两方互有胜负、你来我往,但受制于多年战乱的削弱、见利忘义将领的,还有最重要的——失去了幽云十六州的阻隔,后晋最终败下阵来。公元947年,后晋都城开封被攻破,石重贵投降,被关了数十年后,于公元974年病死。

收藏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