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新闻资讯

日本坚持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不变,遭到多国强烈反对(2023日本核废水)

发布时间:2023-05-04 14:15:47作者:小编酱

据本站了解到,4月25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委员长山中伸介在记者会上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座确认已大规模破损,但东电公司迟迟不考虑反应堆压力容器可能倒塌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山中伸介表示,东电公司既然在去年就已掌握相关状况,就应该尽快做出反应。

据日本媒体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在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中丧失冷却用电源,核燃料难以冷却发生熔毁,落到了反应堆底部。东电公司4月24日在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召开的一个会议上报告,水下机器人在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底部拍摄到了空无一物的黑色空间,原本应该放置在那里的控制棒驱动装置部分脱落,压力容器底部有孔的可能性很高。水下机器人还拍摄到为冷却核燃料而注入反应堆的水从压力容器中流下来的情景。该公司推测,福岛核事故当时熔融核燃料的热量导致压力容器底部穿孔,穿孔可能有多个。这是福岛核事故后首次拍摄到反应堆下方的影像。

日方罔顾国际社会基于科学提出的合理安全关切,无视国内外反对声音,一意孤行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错误做法,引发日本各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和强烈反对。

据日本当地媒体报道,东京电力公司最新表态称,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储水罐达到容纳极限的时间由原来预计的“今年夏秋期间”延迟至“2024年2月至6月”。尽管储水罐饱和时间延后,东电公司仍坚持今年春夏期间开始核污染水排海的计划不变。

福岛核事故是全球最高级别的核事故,造成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影响。上述相关消息立即引起国际社会密切关注,多方敦促日方做好事故后的核设施退役和核污染水处置等工作,确保绝对安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6日表示,目前看,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1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底座已出现大规模破损,反应堆压力容器存在倒塌风险,一旦处理不当或应对不及时,可能对环境造成更大的影响,导致福岛核污染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增加。“这再次证明,国际社会对日方核污染水排海方案的关切是合理的,对东电公司处理相关问题专业性的质疑是正当的。”

东电此前表示,海底隧道全长约1030米,目前已挖掘到预定终点,预计将在6月底之前完成海底隧道的整体施工。下一步将清理留在隧道内的手推车等设备,同时进行隧道内壁的止水作业。上述工作完成后将在隧道内灌满海水,并撤回挖掘用的盾构机。据此前报道,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计划从临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向海中修建一个长约1公里的海底隧道,向太平洋排放处理稀释后的所谓“放射性物质达标”的核污染水。

共同社称,核污染水排放最早可能于7月份开始。日本政府就排放开始时间的表态依然是“今年春夏之际”。2011年“311”大地震导致东电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堆芯熔毁、放射性物质外泄,持续冷却堆芯的作业以及雨水、地下水流入反应堆设施产生了大量核污染水。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已储存约132万吨核污染水,且核污染水还在不断增加。

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日本政府单方面宣布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决定。这一决定一直遭到渔业团体等日本国内民间团体的反对,国际社会也多次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决定表示反对和质疑。

日本福岛大学食品经济学副教授林薰平在福岛大学举办的福岛环境论坛上强调,核污染水排海将对福岛县内正在逐步恢复的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冲击。福岛大学水文地质学教授柴崎直明表示,东电公司应重点控制核污染水的产生量,建议在更大范围修建遮挡地下水的“挡水墙”,将进入待报废核电机组的地下水降到最低。日本环保组织“日本地球之友”近日发表声明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至今仍未平息。日本要做的是告诉全世界福岛核事故的真相,停止把放射性物质继续扩散到自然环境中。

点击收藏本站,随时了解时事热点、娱乐咨询、游戏攻略等更多精彩文章。

今日编辑铺热门推荐:梦幻花园 沙漠战车 邪恶雪人 黑色行动吃鸡作战
收藏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